期刊文献+

诗是洞彻并发现经验的窗口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当下众多女性诗人的写作中,冯晏以其智性表达和综合创造成为一个“异数”,其诗歌表征了哲思性写作的新向度。冯晏追求陌生化的语言之境,一方面在于重塑实验探索的难度,另一方面则让写作朝向预言性,这正是其诗歌及物性的佐证。而在探索的难度呈现中,她的语言实验并非无逻辑的想象,其修辞更注重表达内心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更注重用理性来表达一种节制性的美感,以对语言潜能的激活来强化诗歌的时空意识和历史感,冯晏也由此建构了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和诗学秩序。本组笔谈展现了当下学界对冯晏诗歌语言实验与精神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希望以此促动学界对新世纪新诗艺术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者 陈爱中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163,F0002,共8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新诗批评学术史研究”(19YJA751002) 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新时期以来新诗生成场域研究”(2019SKD1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

  •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9、3、261、319、190.
  •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04.
  • 3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 4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5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02-22.
  • 6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1):17-24. 被引量:179

共引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