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7月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ICU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进行病原菌检查,分析病原菌情况及分布特征。同时根据预后分组,即死亡组(n=55)与生存组(n=145),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情况,总结预后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经病原菌检查,共计分离出病原菌23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32株)、革兰阳性菌(83株)及真菌(23株);两组患者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8分、多重耐药菌、持续肠外营养支持>2周、MODS评分≥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4、5.6439、6.5120、7.3301、8.00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18分、多重耐药菌、持续肠外营养支持>2周、MODS评分≥9分属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4026、16.3254、13.3025、11.5514,P<0.05)。结论: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但又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较多,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持续肠外营养支持、APACHEⅡ评分≥18分、MODS评分≥9分可能是导致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加强对具有这些因素患者的关注。
出处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0期2447-2449,共3页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03

共引文献1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