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高校音乐类专业院校中,构建地域性非遗音乐教育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最直接的保护和传承形式,它意味着民族音乐学者和地域性的专家开始把所研究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运用在了高校音乐类课程中,这既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本文以笔者多年来从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经历为出发点,结合科研、教学实践,首先探讨如何构建高校地域性非遗音乐的学术团队,制定研究方向,以立足于田野考察为基础、以地域性的音乐文化形态为研究中心,关注区域音乐的时空观、网络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学科意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其次,构建非遗音乐教学团队。探索多元课堂,建立传承体系,整合相关学科,建立非遗音乐实践基地,多方位与当地政府对接,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探索一条真正适合发展高校区域性非遗音乐教育的体系之路。
出处
《艺术评鉴》
2022年第20期73-76,共4页
ART EVALUATION
基金
2020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高水平人才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新文科背景下多层次非遗音乐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0GS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