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当代比较文学界对世界文学的热切关注不同,20世纪中叶(40~70年代)的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对世界文学多持否定的态度。当时所说的世界文学主要是以英语译本为主的世界文学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实践是美国20世纪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身与比较文学共享着同样的意识形态,并且还在实际上推动了美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尽管如此,比较文学界还是以维护“标准”为由尽力与之划清界限,透露出明显的焦虑心态。这种焦虑实际上源于学院体制与社会需求之间、学者的学术追求与意识形态之间日益紧绷的张力,其背后隐藏着比较文学的社会危机。20世纪70年代之后,面对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新的挑战,比较文学界在“世界化”的基础上重新理解自身,以更积极的态度关注世界文学理论问题和推动更多元的世界文学教育实践。对这一段比较文学学术史进行回顾,既有利于认识环绕在比较文学和文学教育周围的各种社会力量,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文学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
出处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71-179,共9页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金
天津市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中国比较文学重要话语研究”(项目编号:TJZWQN20-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63192126)
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B21BZ033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