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乌兰坝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兴安落叶松作为乌兰坝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树种之一,具有一定生态经济价值,进一步推广及扩大该树种是当前林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阐述了兴安落叶松的生物特性,通过特有的特性选地进行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为兴安落叶松栽培管理,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
赵金辉
机构地区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s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乌兰坝自然保护区
生物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管惠文,董希斌,曲杭峰,陈蕾,张期奇.
抚育间伐强度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次生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2):27-33.
被引量:13
2
尉良杰.
林业营造林技术应用现状[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6):70-71.
被引量:3
3
玉宝,乌吉斯古楞,王百田,王立明.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树冠生长特性分析[J]
.林业科学,2010,46(5):41-48.
被引量:28
4
罗旭,梁宇,贺红士,黄超,张庆龙.
气候变化和不同强度造林对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林分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J]
.生态学报,2019,39(20):7656-7669.
被引量:13
5
马莉,牟长城,王彪,张妍,李娜.
排水造林对温带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碳源/汇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7,53(10):1-1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6
1
张宪洲.
我国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与分布[J]
.自然资源,1993(1):15-21.
被引量:110
2
王迪生,宋新民.
一个新的单木竞争指标──相对有效冠幅比[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3):337-341.
被引量:17
3
何浩,潘耀忠,朱文泉,刘旭拢,张晴,朱秀芳.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122-1127.
被引量:176
4
方升佐,徐锡增,唐罗忠.
水杉人工林树冠结构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3):225-230.
被引量:36
5
周广胜,张新时.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11-19.
被引量:349
6
李月辉,胡志斌,常禹,胡远满.
采伐影响下森林景观服务功能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100-108.
被引量:6
7
宋长春,王毅勇.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及对CO_2排放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625-629.
被引量:61
8
胡会峰,刘国华.
森林管理在全球CO_2减排中的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709-714.
被引量:71
9
时明芝,李桂兰.
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阳性冠幅与胸径关系的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06(2):71-73.
被引量:11
10
任海,彭少麟,张祝平,张文其.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J]
.生态学报,1996,16(2):174-179.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59
1
苏玲,章永松,林咸永,罗安程.
维管植物的镉毒和耐性机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1):106-112.
被引量:39
2
周元满,王平,林飞勇,徐正春.
无瓣海桑人工林树冠生长特性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32(3):36-39.
被引量:4
3
马炜,孙玉军.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表的编制及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6):69-75.
被引量:4
4
玉宝,张秋良,王立明.
不同起源兴安落叶松林结构特征的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2):18-21.
被引量:7
5
马利强,玉宝,王立明,张秋良.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高生长模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2):169-172.
被引量:12
6
欧光龙,肖义发,王俊峰,胥辉,刘志灵.
思茅松天然林树冠结构模型[J]
.生态学报,2014,34(7):1663-1671.
被引量:11
7
吴明钦,孙玉军,郭孝玉,蔡兆炜,郭韦韦.
长白落叶松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模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5):1-5.
被引量:16
8
刘家霖,王传宽,张全智.
不同分化等级兴安落叶松树干心材和边材的空间变异[J]
.林业科学,2014,50(12):114-121.
被引量:10
9
张强,董利虎,李凤日.
红松人工林树冠大小与果实产量关系的研究[J]
.植物研究,2015,35(3):443-449.
被引量:3
10
刘家霖,满秀玲,胡悦.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分化等级林木树干液流对综合环境因子的响应[J]
.林业科学研究,2016,29(5):726-73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40
1
李晓南.
对我国国家公园管理理念与体系建设的思考[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6):99-104.
被引量:1
2
张维征.
基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的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2015,12(6):63-63.
被引量:1
3
邵建博.
落叶松枯梢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236-236.
被引量:2
4
杨凤玲.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化农业,2017(9):3-5.
被引量:1
5
赵佳.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20,40(8):81-82.
被引量:8
6
魏慧霞.
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技术分析——以白龙江林业育苗工程为例[J]
.绿色科技,2020,0(5):95-96.
被引量:16
7
杨芳芳.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以阳宗海老爷山天然林自然保护区为例[J]
.绿色科技,2020(22):62-63.
被引量:5
8
刘霞,李巧,张新民,和秋菊.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昆虫学教学改革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3):164-166.
被引量:2
9
李铁牛,孙福星,于海波,王鹏,孙会庆.
植物生长素在红皮云杉移植育苗中的应用探讨[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20,46(4):37-40.
被引量:2
10
伍伟荣,马徐,张家栋,谢勇,刘宗君.
南岭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2020(24):185-18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王海红.
洮河流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J]
.南方农业,2023,17(2):120-122.
被引量:1
2
友谊,杜丽娟.
干旱胁迫对鄂温克族自治旗兴安落叶松种苗的影响[J]
.绿色科技,2023,25(19):160-163.
被引量:1
3
陈杰.
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2):117-118.
被引量:2
4
刘润萍.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研究[J]
.花卉,2024(2):166-16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关晓铎.
长白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新农民,2024(12):78-80.
2
程万才,王福德,熊欢欢,张海啸,郭琪,罗玉亮.
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J]
.林业科技,2024,49(4):19-22.
3
张仲钧,李昆,黄厚铭.
镇巴县落叶松林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园艺,2024,47(20):74-76.
4
许存军.
苗木移植造林技术探析[J]
.农家科技,2024(32):130-132.
1
徐向中.
杜仲播种育苗技术要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2):99-101.
被引量:3
2
张家华,刘兴国,顾兆俊,程果锋,朱浩.
渔光互补生态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方向[J]
.水产学报,2022,46(8):1525-1535.
被引量:6
3
宁智刚,任丽君,何海燕.
多主体参与的长青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项目成效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22,50(5):90-94.
4
《陕西林业科技》征稿简则[J]
.陕西林业科技,2022,50(5).
5
何小芊,刘策.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39(11):9-16.
被引量:1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