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部推拿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称孤独症,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限制性及重复性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且近几年多项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其患病率呈增高趋势,现已成为我国儿童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2-6]。AS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神经发育、免疫系统异常及肠道微生物群紊乱等因素相关[7],其中肠道环境失调可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ASD患儿行为和认知产生一定影响[8-9]。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多以教育训练及行为干预为主,当患儿日常生活及训练受到影响或出现共患病时会联合药物对症治疗,如阿立哌唑、氟哌啶醇等[10],但部分药物存在如嗜睡、颈强直等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为中医学中“目无情”“语迟”等范畴[11],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大小肠均相关[12-13],临床治疗中以中医外治法为主,主要包括针灸、推拿、耳穴、药浴、功法、音乐及心理疗法等[14],对ASD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推拿手法中的腹部推拿因安全、高效、简便等优势较其他疗法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5]。本文通过分析近年腹部推拿治疗小儿ASD的相关文献,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10期204-207,共4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二级参考文献211

共引文献142

同被引文献2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