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教育异化问题的解构与超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教育异化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发展因素、社会生产关系因素以及教育“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异化主要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权利的异化以及“人的本我”的异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应辩证看待教育异化的消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道路是对教育异化积极的有限的消解路径。坚守教育的初心使命,教育终将实现对“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本真复归。
作者 李琼琼
出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4-67,共4页 Journal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尼采.偶像的黄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 2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3米亚拉雷等.教育科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 4拉梅特里.人是机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5勃克斯.机器人与人类心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 6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27,37.
  • 7王啸.教育人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 8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0,346.
  • 9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10爱因斯坦,黄昭义.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J].当代思潮,1997(4):2-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