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地区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腐熟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过程中秸秆降解速率、提升肥效,研究分析东北地区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为东北地区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
吴成龙
唐春双
于琳
张景云
王平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12期29-31,共3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
秸秆还田
应用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奚雪松,宇啸,潘克宁,高正敏.
河北霸州塔上村农业创意产业园区规划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677-681.
被引量:7
2
张少波,聂录,林玉萍,金立军,郭立群.
秸秆还田对水田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2):41-43.
被引量:2
3
张会平,许美玲,刘海飞,任麒帆,李洋,冯梦喜.
含腐植酸产品在秸秆腐熟上的应用效果[J]
.腐植酸,2021(1):39-44.
被引量:2
4
于建光,常志州,黄红英,叶小梅,马艳,钱玉婷.
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3):563-570.
被引量:126
5
王秋菊,常本超,张劲松,韩东来,隋玉刚,陈海龙,杨兴玉,王雪冬,焦峰,新家宪,刘峰.
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4):2748-2757.
被引量:34
6
萨如拉,杨恒山,范富,邰继承.
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9):56-61.
被引量:19
7
张萌,段刚,钟同刚.
秸秆还田腐熟剂对提升土壤有机质的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14(5):20-23.
被引量:2
8
黄雁飞,陈桂芬,熊柳梅,刘斌,刘永贤,黄玉溢,唐其展.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9):2113-2119.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93
1
张庆忠,吴文良,王明新,周中仁,陈淑峰.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11):2883-2887.
被引量:124
2
张电学,韩志卿,刘微,高书国,候东军,李国舫,常连生.
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6):742-749.
被引量:64
3
赵勇,李武,周志华,张晓君,潘迎捷,赵立平.
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6):1114-1118.
被引量:38
4
李日强,王爱英,孔令冬.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317-320.
被引量:20
5
单玉华,蔡祖聪,韩勇,Sarah E Johnson,Roland J Buresh.
淹水土壤有机酸积累与秸秆碳氮比及氮供应的关系[J]
.土壤学报,2006,43(6):941-947.
被引量:70
6
冯伟,潘根兴,强胜,李儒海,韦继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轮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2006,14(6):461-469.
被引量:42
7
张凡,李长生,王政.
耕作措施对陕西耕作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模拟[J]
.第四纪研究,2006,26(6):1021-1028.
被引量:34
8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2):236-241.
被引量:147
9
段亮,段增强,常江.
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氮素流失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813-818.
被引量:48
10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214
1
胡明芳,赵振勇,张科.
周年秸秆还田量对南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4):1-6.
被引量:7
2
何如海,薛中俊,汪玉芳,侯雪迪,胡宏祥.
油菜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的水稻经济环境效益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6):42-49.
被引量:13
3
花莉,张成,马宏瑞,余旺.
秸秆生物质炭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0):2489-2492.
被引量:101
4
李述华,戴波.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3-313.
被引量:3
5
陈银建,周冀衡,李强,解燕,刘加红.
秸秆腐解剂对不同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19-21.
被引量:19
6
许卫剑,庞娇霞,严菊敏,陈燕妮.
秸秆腐熟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277-277.
被引量:54
7
周巍,盛萱宜,彭霞薇,李宝聚.
菌糠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11,21(2):94-97.
被引量:26
8
王正国,王顺寿,陈刚.
阿姆斯秸秆腐熟剂在都兰县的应用效果[J]
.青海农林科技,2011(2):48-49.
被引量:5
9
陈璋.
稻田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50-251.
被引量:12
10
杨芳,田霄鸿,陆欣春,杨习文,李秀丽.
小麦秸秆腐解对自身锌释放及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5):1188-119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9
1
张彬,杨宁,王迪,杨双,舒坤良.
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技术比较及对吉林省的启示[J]
.现代营销(上),2023(3):113-115.
被引量:6
2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0,39(2):507-516.
被引量:64
3
陈少鹏,段跃芳.
中国农业碳效应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2023,38(1):86-98.
被引量:14
4
朱咏莉,刘军,王益权.
国内外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综述[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40-142.
被引量:63
5
万忠梅,吴景贵.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87-92.
被引量:218
6
邱莉萍,王益权,刘军,张兴昌.
旱地长期培肥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6):1028-1034.
被引量:13
7
刘娣,范丙全,龚明波.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04-407.
被引量:51
8
和文祥,王娟,高亚军,田海霞,曹卫东.
不同价态铬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效应模拟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04-109.
被引量:12
9
戴飞,张锋伟,赵春花,胡靖明,韩正晟,冯永忠.
快速腐熟秸秆还田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4):47-51.
被引量:26
10
倪国荣,涂国全,魏赛金,吴建富,石庆华,潘晓华.
稻草还田配施催腐菌剂对晚稻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49-154.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4
1
姬广庆,林海涛,毕玉波,李兆勇,宋玲玲,刘庆,王梅,沈玉文,王江涛.
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碳与有效氮磷对保氮增碳处理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23,55(12):112-118.
被引量:1
2
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雨泽.
腐熟剂喷洒还田机设计[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7):21-25.
3
丁伟,李靖,裴海林,张蕾蕾,袁存亮,赵国明.
不同腐熟度秸秆沼渣在水稻育苗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4(16):20-22.
4
张涛,杨彦情,马绍智,陈凯.
玉米秸秆原位堆肥发酵腐熟大田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20):67-7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双君,胡桂清,张文太,孟景怡.
改良剂施用对硫酸盐型棉田产量及土壤盐渍化参数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24,56(4):102-110.
1
李兴正,刘忠华,王冬冬.
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18):24-26.
2
李文浩.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简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7):76-78.
被引量:1
3
刘绍锋,卢春岭,刘丕泉.
对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J]
.农机科技推广,2022(9):12-13.
4
张云,萨如拉,包桂荣,萨茹拉其其格,邰继承,李响.
秸秆降解菌系的筛选及其对酸碱度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8):21-27.
被引量:3
5
萨如拉,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邰继承,李媛媛,孟繁昊.
西辽河平原区免耕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22,53(5):1067-1078.
被引量:4
6
史学红,刘玉辉,杜广金.
关于区域化盐碱地土壤治理的几点看法[J]
.农村科学实验,2022(23):33-35.
7
林黎.
闽北地区菌渣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展望[J]
.东南园艺,2022,10(4):309-316.
被引量:3
8
王振华,吴娟,宋建国,白洁.
不同辅料对热水解厨余废弃物好氧发酵过程理化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
.环境化学,2022,41(11):3746-3755.
9
郝小雨.
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2):83-88.
被引量:3
10
周丽,王一,李冬兵,刘筱雪,曾泽彬,王洪江,兰凤杰,刘学锋.
不同种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9):2425-2434.
被引量:6
现代化农业
202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