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南隆回花瑶山歌基本形式、特征及音乐传承路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花瑶是我国瑶族之中古老宗支之一,这一分支以服饰奇特著称,湖南隆回地区花瑶人民延续从古至今各类民俗文化,山歌便是这一民族天真浪漫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山民日常生产劳作的真实写照。花瑶山歌的基本形式特征与音乐传承路径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及活态化保护,其中记载的历史兴衰与社会生活特征更是有无数的文化瑰宝。通过探索其基本形式和特征,了解音乐传承路径,有助于全面认识花瑶山歌,从而积极保护民族音乐瑰宝。
作者
王亮
机构地区
湖南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出处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2年第12期68-71,共4页
基金
2020年湖南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0YBA185结题成果。
关键词
花瑶山歌
湖南隆回
基本特征
音乐传承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严丹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传承机制——以湖南花瑶山歌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5):88-96.
被引量:6
2
谢菲.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域的再生产——基于花瑶民歌·呜哇山歌的保护实践所引发的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11(5):177-180.
被引量:19
3
禹明华.
撩人心扉的原始生活画卷——花瑶婚俗探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105-108.
被引量:3
4
刘淮保,姚英姿.
民族音乐瑰宝——湖南隆回“花瑶山歌”探析[J]
.音乐创作,2009(1):142-143.
被引量:4
5
李圣.
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J]
.中国园林,2008,24(12):92-95.
被引量:3
6
刘淮保.
探寻一支神秘而古老部落的天籁之音 湘西南虎形山花瑶“呜哇山歌”探析[J]
.音乐创作,2008(3):137-138.
被引量:2
7
刘淮保.
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山歌”探源[J]
.中国音乐,2007(4):159-161.
被引量:7
8
聂国红,刘怀保.
音乐瑰宝——隆回花瑶“呜哇”山歌初探[J]
.中国音乐,2007(2):182-18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刘长林.
中国民族文化基因及其阴性偏向[J]
.哲学动态,1989(1):28-32.
被引量:20
2
老后.
大山深处有花瑶[J]
.人与自然,2002(9):30-41.
被引量:2
3
李和平.
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2006(2):63-66.
被引量:18
4
张琼.
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音乐文化初探[J]
.中国音乐,2005(4):139-141.
被引量:3
5
聂国红,刘怀保.
音乐瑰宝——隆回花瑶“呜哇”山歌初探[J]
.中国音乐,2007(2):182-185.
被引量:8
6
应劭.风俗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
何强.花瑶挑花[C]//(日)安田喜宪.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74.
8
铁鹰.梅山文化区的古老民俗.中国民间文化,1993,(2):43-46.
9
隆回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专题片—呜哇山歌》.,..
10
.神秘花瑶——呜哇山歌.《隆回热线》,.
共引文献
39
1
方磊.
湖南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8-11.
被引量:2
2
许铁敏,朴永吉,董梁,贾艳艳.
关于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1):11-14.
3
许铁敏,朴永吉,贾艳艳,董梁.
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8(12):13-15.
被引量:1
4
刘永福.
2007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研究评介[J]
.电影评介,2009(20):88-89.
5
黄长安.
俄罗斯浪漫主义完美句号--格里埃尔《花腔女高音协奏曲》创作手法初探[J]
.湖南社会科学,2012(2):192-194.
被引量:3
6
庾伟.
花瑶婚俗文化探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4):167-168.
7
祝真伟.
湖南新化山歌的文化艺术特征初探[J]
.音乐创作,2012(12):155-157.
被引量:1
8
陈云霞.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策略[J]
.民族学刊,2013,4(4):62-70.
被引量:6
9
姚小云.
旅游演艺场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再生产——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2):27-29.
被引量:7
10
伍婷婷.
花瑶呜哇山歌音乐特征探析[J]
.艺海,2014(9):91-92.
被引量:1
1
谭竺.
丝竹绕梁 悠悠湘情——浅析民族器乐中的湖湘风格民乐独奏作品[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12):61-64.
2
罗杨.
新媒体时代傩戏传播的困境与突破——以湖南隆回傩戏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2):108-110.
被引量:1
3
谷梦恩,范伟.
湖南花瑶挑花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J]
.丝绸,2021,58(7):122-126.
被引量:17
4
被精心规划的“神童”人生[J]
.恋爱.婚姻.家庭(纪实)(上),2022(1):51-53.
5
严丹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传承机制——以湖南花瑶山歌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5):88-96.
被引量:6
6
尹乐斌,李立才,孟庆霞,周娟,邓鹏,赵良忠.
龙牙百合腐败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抑制剂筛选[J]
.食品与机械,2019,35(6):79-84.
被引量:6
7
周必正,冷浩南.
略论宋型文化背景下宋词的时代特征与宋词呈现的宋人社会生活特征[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3):17-18.
8
陈贻贵,刘国利(图).
湖南隆回滩头木版年画:刻刀雕琢年画岁月[J]
.中华民居,2022(1):71-78.
9
刘飞宇.
家乡人口中的抗日儒将[J]
.文史博览,2022(7):67-68.
10
编委会人员简介[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22(4).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