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生产性保护是一种极具建设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活态保护形式。文章以安徽颍州枕头馍制作工艺为例,分析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并对饮食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出现忽视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市场需求与传统工艺制作效率不匹配以及共享性缺失等问题开展学理反思。在饮食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地域性、本真性和共享性的原则,方能真正促进饮食类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出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2-57,共6页
Journal of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基金
安徽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S030314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