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美-非审美”文论范式及其效应 被引量:1

Aesthetic and Non-Aesthetic Paradigm of Literary Theory and Its Effec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审美-非审美”的二元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主导研究范式,其生成、分裂与弥合是近40年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此范式是20世纪80年代审美诗学的深层语法,它体现于审美诗学的文学对象论、文学主体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四大理论分部之中。但它的内部存在理论裂隙,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论争是裂隙在理论层面的最初呈现,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文艺学研究的挑战,凸显、加深了这种裂隙,文化诗学构想则是对其理论裂隙的弥合。此范式仍具有理论价值和阐释潜力,可参照新现实和新观念对其作出必要的改造与发展。 The dual structured “aesthetics and non-aesthetics” was the dominant research paradigm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1980s,and its generation,division and bridging have been one of inner developmental motiv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nearly 40 years.Remained theoretical value and explanatory potential,this paradigm can be transformed and developed as necessary in reference to the new reality and new concepts.
作者 牟方磊 Mou Fanglei
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16,189,共10页 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