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回顾与影像记录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自觉养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意识,并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即官方组织与民间行动,两者相辅而行,共铸辉煌。然而,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危机。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影像史学,已成为记录人类历史、凝聚人类记忆的重要手段。非遗保护的影像记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完整记录,包括传承人的生活经历、学艺过程、技艺水平、传承教学等;二是对某一类别非遗项目进行集中记录,采访同一类别不同传承人,记录该技艺的实践或创作过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记录,一定要做到客观、准确、全面,以保存更多的历史资料。
作者 全根先 张莉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第4期25-27,24,共4页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历史记录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ZAD19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杨光海,魏治臻.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科学纪录影片简介[J].民族研究,1980(6):76-78. 被引量:3
  • 2杨光海.从事影视人类学36年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研究,1996(2):10-12. 被引量:6
  • 3詹承绪.深入调查研究是拍好人类学影视片的重要保证[J].民族研究,1996(2):12-13. 被引量:3
  • 4Mead, Margaret, "Visual Anthropology in a Discipline of Words", in Hockings, Paul (ed), Princip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de Gruyter Mouton: 2 Sub edition, 1995, pp.8-9.
  • 5Rony, Fatimah Tobing, The third eye: race, cinema, and ethnographic spectacl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3rd Printing, 200t, pp.14-15.
  • 6谭乐水.谭乐水《曼春满的故事》放映讨论[EB/OL].“纪录影像--我爱纪录片”网站,http://blog.sina.con.cn/anthropology07.
  • 7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N].中国民族报,2010-12-10(07).
  • 8扎克斯尔:《瓦尔堡图书馆的历史》,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从瓦萨里到20世纪20年代》II,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05-621页.
  • 9E. H. Gombrich, "Aby Warburg: His Aims and Methods: An Anniversary Lecture",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Vol. 62 (1999): 268.
  • 10Aby Warburg, The Renewal of Pagan Antiquity: Contn'butions to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trans. David Britt, Los Angeles: 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Humanities, 1999, p. 108, p. 121, p. 104, p. 141, p. 141, p. 141, p. 187, pp. 190-191, p. 242, p. 249, p. 553, p. 555, p. 555, p. 563, pp. 585-586.

共引文献5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