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人文性路径 被引量:7

The Humanistic Path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Autonomous Systems of Knowledge of Sociolog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发展中国社会学的人文性,是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人文性与科学性是成对出现的概念:社会学的科学性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人文性则可以成为一个实体,它通过探寻中国社会的实质性特征,聚焦于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立足于从人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的构成。中国社会学的人文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潘光旦在中国现代化早期提出“新人文思想”的尝试、费孝通对社会“心态”研究的探索,以及当下一些社会学人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入研究。在当代中国对社会人文性知识的探索,需要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去发现和理解“活”的社会文化,探寻新形势下社会文化创新的学术表达。
作者 刘亚秋 LIU Yaqiu
出处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Expanding Horizon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潘光旦社会学思想研究”(21BSH02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86

共引文献1224

同被引文献103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