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可供性的视角,微博与微信为大学生的行为提供了不同的技术条件。微博是以话题为纽带建构的相对开放的公共场域;而微信则是基于关系建构的相对封闭的私隐空间。当前,大学生用户日益从微博迁往微信。这必然对其道德的发展带来微妙的影响。对可供性的对照分析表明,微博让大学生在获得多样化行为反馈、参与性学习以及道德试验机会的同时也容易沉浸于情绪化表达以及贫瘠信息之中,而微信则主要鼓励了大学生的娱乐化倾向、集体式自恋、自我封闭和强化等。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社交网络的治理,以及挖掘内在的利用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潜在资源。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6,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