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33

To Understand Chinese Type Modernization from the Normative Meaning of Moderniz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与现代化的双关性上凸显其基本规定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在中国特色、国家个性上加以理解,也要在现代化的共性上、普遍性上予以定位。从总体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现代化在中国”而非“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必须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确立现代化的规范含义,以其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背景。这既是不同于历史维度的一种理解进路,也是不同于价值维度的一种解释方式:规范意义的现代化,超越了现代化是否值得、性质好坏、合否理想的长期争执,将现代化落实为各方共同承诺的那些社会变迁指标上;同理,这样的认知,也超越了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先发国家施加给后发国家的现代化痛楚、先发国家在原发现代化过程中的蛮性表现,都不构成颠覆现代化规范含义的理由。换言之,现代化是中国必须完成的社会转变与国家任务,接受或拒斥的主观意愿都对之不构成阻隔。
作者 任剑涛 Ren Jiantao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8

  • 1约瑟夫·奈.《最成功的战略是软硬结合的“巧实力”战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
  • 2约瑟夫·奈:《灵巧领导力》,李达飞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 3约瑟夫·奈.《美国成为高明大国的途径:“巧实力”》,《参考消息》2009年7月5日.
  • 4Joseph S Nye, Jr, Get Smart: Combining Hard and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09.
  • 5《巧实力外交欲改变美国对中国可能产生大影响》,《环球时报》2009年1月20日.
  • 6张晓萌、约瑟夫·奈.《“软实力”到“巧实力”的战略家》,《学习时报》2012年10月8日.
  • 7唐彦林.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政策评析[J].当代亚太,2010(1):91-107. 被引量:19
  • 8李琳,洪晓楠.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评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88-9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511

二级引证文献1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