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体育文创产品的IP化目标、设计逻辑与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IP本质上是通过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格化内容维持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相较原先的品牌运营更具情感价值,更为受众所喜爱。因此,业界愈发愿意使用IP化品牌形象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消费力。然而,国内成功的IP化品牌形象寥寥无几,也缺乏可持续创造力。文章基于“冰墩墩”这一成功“破圈”的文创产品,通过主体的IP化目标、设计逻辑、内容框架、传播策略三个维度探究其背后的运营逻辑,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给我国的体育文创产品的IP化发展有所助益。
作者 李蔚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
出处 《声屏世界》 2022年第22期84-86,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60

  • 1江沛,熊亚平.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J].近代史研究,2005(3):170-197. 被引量:42
  • 2车辚.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观念变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3):40-44. 被引量:16
  • 3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62.
  • 4宋慧献.传媒业版权经营初论[J].当代传播,2007(5):47-49. 被引量:10
  • 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8.
  • 6[美]乔治·E·贝尔齐,麦克尔·A·贝尔齐.《广告与促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周宪、徐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8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9詹姆斯·凯瑞(2005).《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10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2000).《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共引文献345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