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家易学传承、创新和重建及其现实意义——以《易传》为视角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易传》提出“观象玩辞”和“立象尽意”两种易学解释方法,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形式而生发出汉易与宋易的解释模式,实现了易学传承与创新。《易传》以圣人“观象制器”的事实印证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将这种“观象制器”思路落实到易学上,阐明儒家易学是秉承易学传统、通过创造性的解释而形成的。即秉承巫史卜筮易学传统,以德性为易学旨归,借鉴与融合儒道两家的理论,通过创造性的解释,实现了易学话语转换,从而完成了从卜筮到德性、从象数到义理、从天道到人道的易学体系重建。《易传》新易学体系的建构,对于今天易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易学研究当从易学经典出发,借助于传统的象数训诂兼义理等方法,重新解读易学经典和已有研究成果,以客观再现易学文本固有之意为导向。然后在此基础上,以道器关系为出发点,借鉴当代哲学思维方法和学术文化成果及科技知识,促进传统的易学与现代知识深度融合,重建贯通古今中外思想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的、新的易学文化体系。
作者 林忠军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4,共8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廖名春.《帛书(要>释文》,载《帛书(易传)初探》,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 2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释文》,《帛书周易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1页.
  • 3廖名春.《帛书<缪和>篇释文》,见《帛书<周易>论文集》,第394页.
  • 4廖名春.《帛书<衷>释文》,见《帛书<周易>论文集》,第383页.
  • 5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九,见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周易正义》,第3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6李学勤说:“‘孙’读为‘循’,音近通假.”见李学勤.《周易溯源》,第374页,成都,巴蜀书社,2006.
  • 7廖名春.《帛书<缪和>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7~39页
  • 8廖名春.《帛书<要>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第7~39页.

共引文献36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