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脾-气血津液-窠囊”病机观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于中医脾胃论、气血津液、窠囊学说,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的始动环节为脾胃内伤,中心环节为气血津液失和,痰浊、瘀血是其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核心病机为痰瘀浊毒损伤血脉形成窠囊,并高度概括本病中医发病机制为“脾-气血津液-窠囊”病机观。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OSAHS合并CHD衍变阶段的认识,提出防治于窠囊未成之时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机,分期治疗是辨证论治本病的关键,即病变初期可选用七味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人参汤等从脾论治,以期心无凝滞;病变中期痰瘀同治,强调通常达变,根据痰瘀轻重缓急,选用十味温胆汤合颠倒木金散、菖蒲郁金汤、丹参饮合枳实薤白半夏汤或血府逐瘀汤合前胡汤等以求气血和畅;病变末期选用鳖甲煎丸、麝香保心丸等以丸缓治,以图缓散积窠。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期166-169,176,共5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基金项目(2019TD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0303-0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255

共引文献1292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