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论东亚儒者的《西铭》诠说

How to Realize the Differentiation in Moral Universality?-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stern Inscriptions by East Asian Confucia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杨时与程颐关于《西铭》的讨论在经过“体”与“用”、“理一”与“分殊”两层概念诠释上的演进之后,最终指向了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这一问题。儒学东传之后,此问题得到了东亚儒者的关注与回应。韩国儒者李退溪把《西铭》视为“求仁”之学,并提出“求仁”的实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等关系中展开,并由此形成了“亲切求仁”的主张。日本儒者山崎闇斋受容了李退溪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求仁”过程中发挥道德主体自觉的重要性,提出“仁之意思滋味”只能在“亲切处”得以体认的看法。在李退溪和山崎闇斋的这种回应下,东亚儒学之主体性亦随之凝塑。
作者 李浩然 Li Haoran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World Philosophy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性其情:玄学向理学的演进与转化”(项目编号:20ZXC008)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 2朱熹.晦庵集[M].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 3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M].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2004.
  • 4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本卷1上、卷5下.
  • 5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八,同治《正谊堂全书》本.
  • 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本卷9.
  • 7宋·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朱子全书》第22册,第1977页.
  • 8魏了翁.《大易集义》,中华再造善本卷37.
  • 9纳兰性德辑编.《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清同治十二年重刊通志堂经解本卷4.
  • 10卫浞.《礼记集说》,四库全书本卷1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