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陕西关中的凤翔年画属于家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明正德年间发展至今的五百多年间一直在当地邰氏家族的范围内延续着。从有实名传人记载的清乾隆年间起,受传统观念及闭塞环境的影响,凤翔年画在传承上一直恪守父子相传的方式,并成为依托于凤翔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文而存在的活态遗产。家族传承的方式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时期曾极大地推动了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但自2006年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凤翔年画在传承人的培养、与院校教育的结合、与学术界的联动等方面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使年画的传承方式和发展样貌也更加多元。
出处
《民艺》
2022年第5期35-40,共6页
Folk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