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名著意识、质疑理念与学者情怀--张锦池先生的古代小说研究
被引量:
1
Classics Consciousness,Query Spirit and Scholar Feelings:Prof.Zhangg Jinchi'sResearch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锦池先生一生用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从四大名著扩展为六大名著,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是新时期以来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立足于经典作品的系统性学术建构,借以揭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机理和文化内涵;确立以作品为核心的文本批评理念,通过理论养成之慧眼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文本、文献和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注重教学相长过程中的学术生成,具有职业精神中彰显学术品格的文化实践意义。
作者
杜桂萍
Du Guiping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关键词
张锦池
小说名著
文本
教学相长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张庆善.
新时期红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深切悼念张锦池先生[J]
.红楼梦学刊,2020(6):264-276.
被引量:1
2
刘勇强.
原本识要 以实为新——张锦池《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读后(代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99-101.
被引量:1
3
郭英德.
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J]
.文学评论,1999(2):61-66.
被引量:21
4
张锦池.
究竟是回归,还是叛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社会观念的比较研究[J]
.红楼梦学刊,1996(2):13-51.
被引量:10
5
李希凡.
考论结合 回归传统——张锦池《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代序[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97-98.
被引量:1
6
竺青.
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J]
.中国文化研究,2021(1):1-37.
被引量:4
7
张锦池.
也谈《红楼梦》的主线——兼说此书借情言政的艺术特点[J]
.红楼梦学刊,1979(1):87-109.
被引量:3
8
姜荣刚.
因袭与独创:《儒林外史》叙事艺术新论——基于文本结构与叙事时间的考察[J]
.文学遗产,2021(6):17-29.
被引量:5
9
郑志良.
《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
.文学遗产,2015(3):31-37.
被引量:27
10
郑志良.
新见吴敬梓《后新乐府》探析[J]
.文学遗产,2017(4):158-16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周兴陆,金宰民.
《文木山房诗说》三题[J]
.明清小说研究,2001(2):125-137.
被引量:2
2
周兴陆.
吴敬梓《诗说》劫后复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5):131-140.
被引量:8
3
谈凤梁.
《儒林外史》纪历[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44-56.
被引量:6
4
蒋寅.
新发现的吴敬梓研究资料[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4):28-30.
被引量:3
5
陈大康.
关于明清小说研究格局的思考[J]
.明清小说研究,1995(1):5-18.
被引量:3
6
章培恒.
《儒林外史》原貌初探[J]
.学术月刊,1982,14(7):32-39.
被引量:27
7
章培恒.
《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4(4):54-61.
被引量:10
8
张锦池.
论《儒林外史》的纪传性结构形态[J]
.文学遗产,1998(5):88-98.
被引量:36
9
商伟.
《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J]
.文学遗产,2014(5):133-147.
被引量:19
10
郑志良.
《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
.文学遗产,2015(3):31-37.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84
1
祁梦薇,井玉贵.
叙事时间与情理逻辑之间的张力——试论《儒林外史》向鼎、鲍文卿故事的时间问题[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1(1):60-71.
2
李莉.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野下浅析《儒林外史》的文人世相[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5):65-67.
3
高惠.
寧楷書院講學考論[J]
.古籍研究,2023(1):59-65.
4
朱学群.
巧者劳而智者忧——《红楼梦》总体构思新探[J]
.红楼梦学刊,1990(2):101-116.
被引量:1
5
潘建国.
古代通俗小说目录学论略[J]
.文学遗产,2000(6):71-84.
被引量:8
6
齐裕焜.
21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之展望[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1):70-74.
被引量:2
7
齐裕焜.
文学史不是神话和传奇故事[J]
.文学遗产,2002(6):93-100.
被引量:1
8
刘保忠.
论《红楼梦》的情节主线[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46-49.
9
张宜平.
由《儒林外史》中商贾形象看吴敬梓的价值取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15-18.
被引量:2
10
潘井亚.
贾宝玉为何不说《四书》是杜撰[J]
.语文学习,2007(5):42-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杨义.
汉魏六朝“世说体”小说的流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1(4):85-99.
被引量:5
2
宁稼雨.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8(5):75-79.
被引量:8
3
陈卫星,杜菁锋.
《世说新语》书名考论[J]
.天中学刊,2006,21(1):66-68.
被引量:2
4
廖群.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J]
.文学遗产,2006(6):28-36.
被引量:35
5
陈文新.
“小说”与子、史——论“子部小说”共识的形成及其理论蕴涵[J]
.文艺研究,2012(6):54-61.
被引量:11
6
王炜,王晓辉.
《山海经》与“小说”亲缘关系之建构[J]
.北方论丛,2016(2):22-29.
被引量:2
7
宁稼雨.
“世说体”及其文化蕴涵[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3):31-38.
被引量:7
8
林莹.
“以类为评”:《世说新语》分类体系接受史的新视角[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6):34-41.
被引量:5
9
王炜,丁凡.
《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2):98-105.
被引量:4
10
谭帆.
论小说文体研究的三个维度[J]
.文学遗产,2022(4):53-6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炜.
《世说新语》位序功能与小说属性的历史变迁[J]
.文学遗产,2024(4):118-129.
1
邓雷.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局面--“《文学遗产》古代小说研究论坛(2022)”综述[J]
.文学遗产,2023(1):190-191.
被引量:1
2
赵子建.
县城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逻辑、演进与路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4):61-65.
被引量:4
3
曾双全,邓峰.
南岭走廊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11):114-116.
4
陈大康.
小说研究系统的新构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1):89-102.
5
曹李海.
新时代党刊特色与主流引领--基于党校(行政学院)系统CSSCI来源期刊的样本分析[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2(6):72-77.
6
向天渊,黄波.
左右互搏:闻一多学术文章的话语方式[J]
.江汉论坛,2023(2):97-102.
7
苗怀明.
近二十年间《红楼梦》研究的观察和思考——以其间出版的论著为中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92-99.
被引量:1
8
万奇.
中西比较·实际批评:黄维樑《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评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4):316-325.
9
张庆民.
文言小说研究评述--以21世纪以来的研究为中心[J]
.文学遗产,2023(1):144-157.
10
侯小丽.
多维度探索中国古典小说文本交互生态--评李桂奎《中国古典小说互文性研究》[J]
.中国文化论衡,2022(1):315-321.
文学遗产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