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炎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厥阴不治,求之阳明”理论出发,认为“厥阴”涵盖了其脏、经、象,指出“厥阴不治”是由于厥阴肝病的经脏受害,并兼有厥阴风木动乱、“厥证”阴阳不接等象乱逆动导致的危深病症。而“阳明”包含了阳明经、脏以及脾胃中土之意,以培中土助厥阴经脏恢复,以运气机助肝风平息,以畅肠腑助阴阳顺接,并以此三者作为厥阴肝病“求之阳明”的坚实依据。临床发现此理论与AIH病因病机、诊治预后密切相关,强调治疗时当以调衡肝木为基础,重用阳明通补之力。AIH病程早期木郁土虚,以疏泄肝木时重引阳明斡旋之力,理耕中土;中后期风动颤乱,以镇肝祛风时重引其生化之源,抚木安风;当出现危重厥证时,以回厥救逆时重引其肠腑通降之功,调衡阴阳。在验案中将此理论实践运用,可见良效。此理论可为治疗AIH开拓新的思路。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55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7431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三批“青苗人才”项目(DZMYS-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