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发生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2020年相关数据显示,CRC发病率、病死率分别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第二位[1]。西方发达国家为CRC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大约为发展中国家的3倍[2]。CRC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恶性肿瘤,诱因包括饮食、乙醇、肠道菌群等环境因素和家族性息肉病、遗传性肥胖等遗传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遗传因素在导致散发性CRC中的作用较弱,环境因素作用较大[3]。在环境因素中,肠道菌群受肥胖、西方饮食模式及乙醇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组成和丰富度均发生改变,这对CRC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肥胖可能通过减少肠道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细菌的丰富度,从而降低短链脂肪酸的产量,从而增加患CRC的风险[5]。在美国,估计有5%的CRC患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6]。西方饮食模式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壁通透性增加,使有毒细菌代谢物排泄到循环中,促进全身炎症反应发生,最终使得CRC发生[7]。不仅如此,部分肠道菌群可以在肠道组织中通过诱导异常的免疫反应,使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削弱,同时产生致癌毒素再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改变了肠道的局部免疫微环境,进一步发挥肠道菌群的致癌作用。产生的致癌毒素还会生成致癌代谢物、活性氧和其他自由基等,导致宿主细胞中的DNA损伤并引发突变,最终导致CRC的发生[8]。目前,一项有关早期CRC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表明,乙醇是CRC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酒与早期CRC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合并相对危险度为1.71;95%CI为1.62,1.80)[9]。相关报道指出,过度饮酒者体内柯林斯菌、普雷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可以使乙醛过多积累,直肠内乙醛水平高于最低诱变浓度,同时伴有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最终促使直肠癌发生[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C的发生是由一种或多种肠道细菌参与,这些肠道细菌可不同程度影响CRC的发生。故阐明肠道菌群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CRC具有重要临床和科研价值。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19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5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