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研究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省市地区的32名中学生进行访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城市和农村学生群体参加课外补习的决策过程。研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适用于所有学生选择参加课外补习的决策过程,学生会从行为态度(对补习行为的看法)、主观规范(父母、朋友和同辈群体等带来的社会压力)、知觉行为控制(交通距离、补习费用、补习质量等客观约束条件)三个维度考虑并最终做出决策。城市和农村学生决策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生因受经济资本和交通距离的约束而不能参加补习或高质量补习,城市学生则能够享受主流优势教育资源和高质量校外补习的双重教育优势。农村学生更多为补习决策过程中的“被动”参与者,是受父母所属社会闭合关系影响的“从众”行为,城市学生则多为基于自我需求的主动决策者。长期参与课外补习是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为,对大部分城乡学生只起到“安慰剂”作用。“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不仅能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能缩小城乡间学生发展潜在的不均衡。
作者
李佳丽
武玮
Li Jiali;Wu Wei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180,共9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9年度青年项目“社会分层视角下我国家庭教育投入行为研究:影响效应和理性决策分析”(CFA1902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