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不同时间段的电生理结果,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肌电图室检查的GBS患者73例,根据发病到检查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7 d)30例、B组(>7~14 d)25例和C组(>14 d)18例,随机抽取同期就诊且肌电图检查正常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神经传导结果。结果:A、B、C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sensory ne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潜伏期(latency,Lat)、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波幅(amplitude,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A组尺神经腕-小指展肌段、尺神经肘上-腕段、正中神经腕-掌段、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段、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踝段运动神经纤维AMP均较小(均P<0.01),胫神经踝-拇展肌段、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段、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踝段运动神经纤维Lat均较长(均P<0.05),胫神经F波Lat较长(P<0.01),胫神经腘窝-踝段、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踝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ve velocity,MCV)均较慢(均P<0.05),胫神经F波出现率较低(P<0.01)。与A组相比,B组正中神经SCV较慢(P<0.01)、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Lat较长(P<0.01),B组和C组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AMP均较小(均P<0.01)。结论:GBS患者在发病7 d内即可出现神经传导的异常,下肢比上肢更易受累,且发病早期运动神经纤维受累明显,后期感觉神经纤维可出现进一步损伤。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6期582-585,共4页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