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给洋品牌起中文绰号:祛魅与自信

The Chinese Nicknames of International Brands: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Chinese Consume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大量采用音译的外国化命名策略,利用“高大上”的语言符号来建立一种高不可攀的“仰视感”。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增加,中国消费者自发创造出一大批“接中国地气”的洋品牌绰号,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从内部语言要素和外部社会因素来理解,这既是对西方品牌的袪魅,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出处 《中国广告》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China Advertis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国际传播中的说理研究”(编号22BXW034)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胡开宝.英汉商标品牌名称对比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3). 被引量:35
  • 2曹耘.北京话t组声母的前化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84-91. 被引量:9
  • 3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被引量:63
  • 4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1996..
  • 5高本汉 序.《中国音韵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5..
  • 6Bovee, C. L. & Arens, W. F. (1989),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Richard D. Irwin, Inc..
  • 7J.C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译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 8陈淑娟.2001桃园大牛栏闽客接触之语音变化与语言转移,台湾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所博士学位论文.
  • 9郭风岚.2005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10拉波夫.2000《拉波夫自选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