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美”“宏壮”何以可能——对《人间词话》的了解之同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选择用“优美”“宏壮”分别评价“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对于其中出现的扞格难通的状况,不宜过分执着于概念的文化归属,而是有必要先回到《人间词话》的论说语境,通过“了解之同情”的方式,考察两组概念的演绎情况,辨明王国维的问题意识。如此才能回答概念的对应何以可能的问题,即“优美”“宏壮”对词的感悟方面不足的问题具有补偏救弊的重要价值。
作者
李嘉华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64-74,共11页
China Book Review
关键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
“优美”“宏壮”
了解之同情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春青.
略论“意境说”的理论归属问题——兼谈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可能路径[J]
.文学评论,2013(5):32-39.
被引量:17
2
彭玉平.
“境界”说与王国维之语源与语境[J]
.文史哲,2012(3):37-45.
被引量:10
3
姚爱斌.
从《人间词话》手稿与刊本比较看“境界”说的发生及内涵[J]
.人文杂志,2010(3):99-11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夏中义.
“境界说”新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93(3):59-67.
被引量:5
2
罗钢.
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141-172.
被引量:33
3
罗钢.
眼睛的符号学取向——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一[J]
.中国文化研究,2006(4):63-82.
被引量:14
4
梁启超.《《王静安先生纪念号》序》[J].国学丛刊,1928,.
5
王国维.《人间词话》,徐调孚,周振甫注,见《惠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4页.
6
李长之.《王国维批评著作批判》[J].文学季刊,1934,.
7
《文苑诗格》,旧题白居易著,见《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著,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8
清·况周颐.《惠风词话》,王幼安校订.《惠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2页.
9
南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页.
10
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44页.
共引文献
25
1
王世海.
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67-91.
2
吴子林,陈浩文.
面向问题 综合创新——2013年度文艺学研究前沿问题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66-78.
3
姜荣刚.
“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论之商榷——兼论王国维“意境”理论来源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出路[J]
.中国文化研究,2015(1):162-174.
被引量:5
4
金惠敏.
全球化时代的真理与方法[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4):146-149.
5
孙仁歌.
质疑颠覆意境说的学术动机及其逻辑性——直面颠覆意境说之立言者罗钢先生[J]
.文艺争鸣,2015(6):122-130.
被引量:3
6
萧晓阳.
宗白华意境说的江南地域诗学渊源[J]
.文艺研究,2015(12):40-49.
被引量:3
7
戴继华.
自然 真切 深沉 韵味——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J]
.语文知识,2016(3):3-5.
8
杨晓娜.
王国维“境界说”探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8):22-23.
9
陈梦熊.
究竟是“失语”还是“得语”——兼论“失语症”的解决之道[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6):119-124.
10
石清.
论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渊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1):41-43.
被引量:1
1
张思梦,余涵钰.
《人间词话》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的辨析——从席勒诗学来看[J]
.汉字文化,2022(18):116-118.
2
黄芹.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备考概率与统计解答题[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23(5):7-11.
3
彭波,王伟清,张进良,袁建林,余剑波.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育评价改革何以可能[J]
.教育学文摘,2022(1):37-39.
4
李文浩.
《同名人》中主人公的身份追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5):60-63.
5
郭戈.
《消息二则》中的“有我”与“无我”[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33):51-52.
6
张斐男.
绿色生活方式何以可能——从生活方式分类看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J]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10):77-87.
7
童梦瑶.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J]
.汉字文化,2022(19):72-74.
8
秦霞玉.
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意识形态工作探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10):260-263.
9
曹东义.
道术并用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三)[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11):177-177.
10
刘长海,孙伟.
五育融合式学科教学何以可能——教育元素分类解析与整合利用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23(2):27-34.
被引量:4
中国图书评论
202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