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自愿行基因检测的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子宫内膜癌分为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及高拷贝型4个分子分型。比较4个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Ki67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55例患者中,POLE超突变型2例,MSI-H型9例,低拷贝型29例,高拷贝型15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POLE超突变型2例,MSI-H型8例,低拷贝型28例,高拷贝型8例;9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MSI-H型1例,低拷贝型1例,高拷贝型7例。4种分子分型患者在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病理类型、FIGO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MMR蛋白表达、p53状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无死亡;复发11例,其中,高拷贝型7例,低拷贝型2例,MSI-H型2例。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55/55)、78.2%(43/55)、92.7%(51/55)、52.7%(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i67截断值将患者分入Ki67≥37.5%组(n=25)和Ki67<37.5%组(n=30)。Ki67≥37.5%组中,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分别为0例(0,0/0)、2例(8.0%,2/25)、11例(44.0%,11/25)、12例(48.0%,12/25);Ki67<37.5%组中,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分别为2例(6.7%,2/30)、7例(23.3%,7/30)、18例(60.0%,18/30)、3例(10.0%,3/30)。在高拷贝型中,Ki67≥37.5%的患者多于Ki67<37.5%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可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对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指导价值。
出处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金 江苏省拔尖人才科研项目(LGY2020051)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JCZ2002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53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