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目的是农村教育的航向标,对农村学校建设、教师补充、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目的有“应然”与“实然”之分。“应然”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对现有社会条件及教育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提出的美好设想或期望,它代表着时代需要,寄托了人民的教育理想。“实然”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实践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的现实诉求。农村教育的现实诉求与美好教育理想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影响乡村振兴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厘清农村教育目的,找准农村教育定位,着力缩小美好理想与现实诉求之间的差距,才能进一步确定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方式和途径。
出处
《文教资料》
2022年第22期199-202,共4页
基金
湖南开放大学2021年度“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罗霄山郴州片区为例”(XDK-2021-Z-10)
郴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2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研究”(CZSSKL2022100)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信息化2.0下社区专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XDK2020-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