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者如何认识和解析儿童的“口是心非”行为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儿童的“口是心非”行为,发现该行为的频繁出现首先是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对于本我中各种欲望的过分克制所造成的自我成长的动力缺失;其次是由于儿童超我与自我的想法的背离,使之出现羞愧的情感体验;最终在超我对本我的压制过程中所造成的自我认同危机。面对儿童“口是心非”行为背后的人格冲突与自我成长问题,教育者需要满足儿童的本我中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给予儿童寻找自我认同的勇气,最终使儿童走向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