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柬埔寨南部的吴哥博雷是东南亚最早的古城之一,该地早期佛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从模仿古印度到本土化创造的过程。本文基于吴哥博雷6—7世纪佛像中保存较完好的14例展开,依据造像样式将风格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造像中古印度影响痕迹较明显,甚至出现了部分造像因素的挪用;第二阶段,以“弓眉杏眼”组合为代表的本土面容逐渐成为定式,右袒式无衣纹佛衣与对称直立像出现;第三阶段,“双耳垂肩”这一湄公河三角洲沿海地区惯用的佛像雕凿习惯成为主流,造像整体高度简素光洁,兼具优美身形与野性力量。对于吴哥博雷佛像的源流,本文提出应考虑笈多萨尔那特风格为主,而对学界所言的阿玛拉瓦蒂风格影响则应重新考量。柬埔寨吸收古印度文化的途径是多样的,结合地缘关系及途径点实物遗存,本文指出海路传播在吴哥博雷佛像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出处
《美术大观》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Art Panorama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7—8世纪吴哥博雷石雕流派研究”(项目编号:KYCX21_200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