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中贯穿着的“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人类”的主体维度划分意义重大。它深刻地指示了马克思社会建构理论中“个体维度”与“集体维度”间的紧张关系。通过梳理继承与发展中的马克思社会建构理论,可以确认“个体维度”事实地处于了一种“假性”缺失的状态。马克思文本中原本体现在历史主体的认定、实现路径的选择、目标状态的诠释等方面的“个体维度”思想碎片,因为科学主义、整体主义、物质主义的遮蔽以及对个体与集体二维间矛盾关系的错误认知而被遮蔽了。澄清这一理论问题至关重要。因为,“个体维度”与“集体维度”之间关系的去极端化理解与实践,实际上为马克思的社会建构理论开辟出了一个有着足够张力的弹性空间。它实质地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革命)的应变能力与应激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成绩恰恰在于正确地处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它也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改革的重要起点。
出处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Journal of Karama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内法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20BZZ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政德创造性转化理路研究”(22CKS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