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情境化习作任务的构成要素及教学策略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或意义的获得是与情境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实践活动和具体情境脉络中建构形成的。将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则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受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写作教学不应是文章学的知识告知,其最终的结果会出现众多应试性的“小文人语篇”.
作者 李亮
出处 《今日教育》 2023年第3期58-59,共2页 Education Toda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崔允都.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2[德]赫尔巴特 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3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2,293.
  • 4安桂清.论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A].学业测量与评价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2:134.
  • 5Snow R E, Swanson J.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Aptitude, adaptation, and assessment [ J]. Annual Re- view of Psychology, 1992, 43( 1 ) : 591.
  • 6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第6版)[M].何一希,钱冬梅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8.
  • 7Snow R E, Swanson J.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Aptitude, adaptation, and assessment [ 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2, 43 ( 1 ) : 584,585.
  • 8学情调查[J].中小学管理,1994(3):24-24. 被引量:2
  • 9周晓阳.基于“学情判断”的教学有效性观察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2):85-86. 被引量:15
  • 10杨小军.物理备课应使“教材”成为“学材”[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30(4):56-5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7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