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静”作为古代文论特有的一种创作思维方式,最初是由一种体“道”的途径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被提出。而“虚静”论是由老子最早提出的,后来庄子将这一概念发展为“坐忘”与“心斋”,初步将“虚静”引入审美范畴。“虚静”是体现“道”的一种方式,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虚静”审美境界的途径。“虚静”对审美主体的态度及要求,提高了古典文学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及创作时的审美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典文学的发展。
出处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