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动汽车锂电池用掺硅负极开发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某国际车企进行的高能量密度电芯开发情况,总结采用石墨掺碳包覆硅氧SiOx(0<x<2)复合负极的工艺开发内容,分析通过负极配方添加EC解决极片涂布卷边和开裂问题、负极一次辊压和二次辊压对负极极片厚度反弹的影响及其对电芯性能的影响,助力行业更好地开发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作者
秦亚伟
冷梅
机构地区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江苏无锡
无锡市新吴区智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出处
《汽车测试报告》
2022年第24期88-90,共3页
Car Test Report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
硅氧负极
工艺开发
电芯
分类号
TM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泓.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XV)——总结和展望[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4(3):306-318.
被引量:40
2
李文俊,徐航宇,杨琪,李久铭,张振宇,王胜彬,彭佳悦,张斌,陈相雷,张臻,杨萌,赵言,耿瑶瑶,黄文师,丁泽鹏,张雷,田启友,俞会根,李泓.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开发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9(2):448-478.
被引量:35
3
秦东晨,张东明,王婷婷,李建杰.
电动汽车锂电池建模仿真及SOC估计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2):164-168.
被引量:15
4
高俊祥,高孝亮,周克辉,周永辉.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技术[J]
.内燃机与配件,2020(17):127-128.
被引量:5
5
刘敏,陈宾,张伟波,陈晓宇,蒋旭吟.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发生诱因及抑制手段研究进展[J]
.时代汽车,2019,0(6):87-8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Armand M,Murphy D,Broadhead J,et al.Materials for Advanced Batteries[M].New York:Plenum Press,1980:145.
2
Nishi Y.The development of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ies[J].Chemical Record,2001,1(1):406-413.
3
Goodenough J,Kim Y.Challenges for rechargeable Li batteries[J]Chem.Mater.,2010,22:587-603.
4
Lu Xia,Zhao Liang,He Xiaoqing,Xiao Ruijuan,Gu Lin,Hu Yongsheng,Li Hong,Wang Zhaoxiang,Duan Xiaofeng,Chen Liquan,Maier Joachim,Ikuhara Yuichi.Lithium storage in Li4Ti5O12spinel:The full static picture from electron microscopy[J].Adv.Mater.,2012,24:3233-3238.
5
Atsuo Yamada,Masahlro Tanaka.Jahn-Teller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around 280K of Li Mn2O4[J].Materia I Research Bulletin,1995,30(6):715-721.
6
Zu Chenxi,Li Hong.Thermodynamic analysis on energy densities of batteries[J].Energy Environ.Sci.,2011,4:2614-2624.
7
彭佳悦,祖晨曦,李泓.
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Ⅰ)——化学储能电池理论能量密度的估算[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2(1):55-62.
被引量:35
8
Haoliang Wu,Yunbo Zhang,Yaqian Deng,Zhijia Huang,Chen Zhang,Yan-Bing He,Wei Lv,Quan-Hong Yang.
A lightweight carbon nanofiber-based 3D structured matrix with high nitrogen-doping level for lithium metal anodes[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19,62(1):87-94.
被引量:17
9
李泓.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XV)——总结和展望[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4(3):306-318.
被引量:40
10
杨世春,麻翠娟.
基于PNGV改进模型的SOC估计算法[J]
.汽车工程,2015,37(5):582-586.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00
1
胡志祥,黄欢,邵庆,李骁,王晨鸣.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研究[J]
.商用汽车,2020(9):93-96.
2
庞越鹏,杨千逸,李慧,张一杰,王秀娟,郑时有.
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以锂离子电池行业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5):139-141.
被引量:2
3
朱志然,叶鹏,刘永超,梁鑫,孙毅,项宏发(指导).
反应型包覆改性提高高电压LiCoO_(2)的电化学性能[J]
.电池工业,2021(1):8-16.
被引量:1
4
罗银燕,李燕楠,邢琳.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研究进展[J]
.科技视界,2015(28):27-27.
被引量:1
5
李泓,吕迎春.
电化学储能基本问题综述[J]
.电化学,2015,21(5):412-424.
被引量:32
6
中国科学院'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组,黄祯,冯国星.
中国科学院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研究进展快报[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2):172-176.
被引量:10
7
李景坤,杨轲,文闻,陆美凤,马紫峰.
高电位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制备、电化学性能与结构相变[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1):9-17.
被引量:2
8
李放放,陈仕谋.
高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4):436-442.
被引量:13
9
吴娇杨,刘品,胡勇胜,李泓.
锂离子电池和金属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计算[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4):443-453.
被引量:26
10
李泓,许晓雄.
固态锂电池研发愿景和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5):607-614.
被引量:40
1
郭华,李永垒,郭学修,刘永华.
电动汽车锂电池安全充电控制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7):85-85.
2
苏丽蓉,熊鑫,王亚雄.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1(7):270-271.
3
曾冬.
潇酒剑客[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2023(1):44-45.
4
崔晨.
新界别 新起点 新征程[J]
.北京观察,2023(2):58-59.
5
高航.
微掺碳纳米管泡沫混凝土特性演化规律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2023(2):23-26.
被引量:1
汽车测试报告
202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