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腹诊在中医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作者
方晶晶
唐艳艳
机构地区
舟山市中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199-200,共2页
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李飞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关键词
腹诊
中医妇科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7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R241.26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卢建珍,裴静波.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J]
.浙江中医杂志,2019,54(8):547-548.
被引量:6
2
程建丽,李果刚.
论腹诊在中西医学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35-37.
被引量:2
3
王凌.
中医腹诊腹证的渊源探析[J]
.北京中医药,2011,30(8):590-592.
被引量:10
4
石崯力,王旭.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151-153.
被引量:6
5
赵霞,闫少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83-118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陈文裕,周英,钟冬梅,周颖芳,李凌云.
自拟逍遥滋肾饮结合周期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163-166.
被引量:8
2
王满囤,王董臣.
辨少阳病用腹诊法[J]
.河北中医,2004,26(10):762-763.
被引量:10
3
张玲玲,杨亚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研究[J]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1):4-5.
被引量:6
4
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动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1):1231-1235.
被引量:38
5
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
中医腹诊在胃肠病诊疗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06,47(3):224-225.
被引量:16
6
骆仲达,任蓉,廖金蓉.
腹诊腹症推拿术在内科临床中的运用(一)[J]
.按摩与导引,2006,22(8):46-46.
被引量:3
7
李斌芳,张伟荣,何新慧,李福凤,赵荣华,朱龙英,邹奎昌.
中医虚实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ZF-Ib型腹诊仪的研制[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1):60-61.
被引量:7
8
章新亮.
江心镜叩按肚腹诊治小儿的经验[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44-44.
被引量:6
9
稻叶克,和久田寅.腹证奇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3.
10
孙忠年,陈选平主编.中医学腹诊[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1-276.
共引文献
37
1
蒋树林,姚希贤,孙玉凤.
肝纤维化的治疗[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684-685.
被引量:32
2
管仕伟,陈雪功,董昌武,周雪梅,王建青,张红梅.
从历史文化背景探讨方证内涵演变[J]
.中医杂志,2013,54(8):631-634.
被引量:1
3
许晓丽,龚一萍,南敏敏.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3):81-83.
被引量:3
4
戴宁,李峰,关静,张睿,林炳岐.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17-221.
被引量:16
5
邢华,姚斐,龚利,田健材,沈佳韵.
脏腑推拿的源流及学术特点[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76-78.
被引量:11
6
党西君,王克穷,张英子,何甜甜,王文敏.
王克穷教授参合腹诊应用大陷胸汤临证经验[J]
.天津中医药,2020,37(9):1043-1046.
被引量:2
7
郑蒙,俞晓飞.
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J]
.河南中医,2021,41(1):31-35.
被引量:8
8
秦劭晨,王爱梅,李若瑜,夏天,周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帕金森抑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2):180-183.
被引量:13
9
曹宇,张玥.
柴胡龙骨牡蛎汤在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4):118-119.
被引量:1
10
王翔,石印玉(指导).
石印玉教授诊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思路浅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3):79-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斌芳,张伟荣,何新慧,李福凤,赵荣华,朱龙英,邹奎昌.
中医虚实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ZF-Ib型腹诊仪的研制[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1):60-61.
被引量:7
2
李夏平,殷东风.
中医腹诊对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3):250-252.
被引量:5
3
王琦.
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J]
.医学研究杂志,1999,33(10):17-17.
被引量:4
4
王凌.
中医腹诊腹证的渊源探析[J]
.北京中医药,2011,30(8):590-592.
被引量:10
5
李霞.
《黄帝内经》腹诊理论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2):125-126.
被引量:14
6
戴宁,李峰,关静,张睿,林炳岐.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17-221.
被引量:16
7
聂慧,田哲,田雨青,王军前.
田雨青依据腹诊用经方治疗肺癌脑转移案举偶[J]
.光明中医,2018,33(8):1184-1186.
被引量:1
8
戴皓宁,陈玉琢.
《伤寒论》腹诊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4037-4039.
被引量:11
9
刘宁,王宁元,赵进喜,贾海忠,王逗逗,南赫.
明辨方证,腹诊先行;经方应用,当识腹证[J]
.环球中医药,2018,11(11):1697-1699.
被引量:9
10
王宏芳,赵英强.
腹诊在心脏疾病诊疗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0):1349-13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娄方敏,牛学恩.
中医腹诊理论与临床意义探讨[J]
.陕西中医,2024,45(5):670-674.
1
高炜燕.
中医古籍络脉诊察理论探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4):224-226.
2
陈来.
《大学》的主题与理论重点[J]
.半月选读,2022(16):62-63.
3
欧阳錡.
如何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三)[J]
.辽宁中医杂志,1982(6):47-49.
4
张玺.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的风俗画[J]
.半月选读,2022(5):37-39.
5
刘魏思,王淑芬,耿红玲,杨泳诗,徐珉.
基于阴阳平衡理论运用“切脉针灸”辨治排卵障碍性不孕[J]
.中医杂志,2023,64(1):83-87.
被引量:6
6
丁媛,于业礼.
敦煌医经类文献对传世相关文本的校勘价值[J]
.敦煌研究,2022(5):143-151.
7
王永前,叶新颖.
《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简介和学术成就探析[J]
.中医外治杂志,2022,31(6):110-112.
8
张珂.
从《潇湘图》看董源的山水艺术及影响[J]
.艺术科技,2023,36(7):97-99.
9
罗腾月,丛茜,曲永胜.
寸口脉“定位诊断”探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36-137.
10
俞赟丰,杨欣雨,周曼丽,简维雄,许潜.
经典名方中猪苓的本草考证[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42(4):86-92.
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