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东聊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通过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提升聊城市玉米大豆作物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作者
张静
机构地区
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4期122-123,148,共3页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s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病虫害
防治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张诗靓,文浩楠,杨艳涛.
新形势下稳定中国玉米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北地区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214-219.
被引量:10
2
张黎骅,蔡金雄,李雨涵,王小春,杨文钰.
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5):91-97.
被引量:35
3
杨涌,贾学臣,吴雪峰,邹刚.
玉米残肥用于后茬大豆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6):35-37.
被引量:4
4
肖特,崔阔澍,黄文娟,杨文钰,张文博.
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2,30(7):1801-1810.
被引量:6
5
罗华,王杰,宋勇,欧小球,赵志坚,唐玲玲,罗琳.
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
.作物研究,2020,34(5):502-506.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Tingting MENG.
Effects of Tillage Method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Loess Plateau[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0,12(2):25-27.
被引量:2
2
房增国,左元梅,李隆,张福锁.
玉米—花生混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及固氮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86-390.
被引量:29
3
肖焱波,李隆,张福锁.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965-973.
被引量:130
4
逢焕成,陈阜,张明亮.
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光效应特征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5,15(4):4-7.
被引量:26
5
蒋佩兰,刘隆旺,章志英,朱杏芬.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田玉米害虫及其天敌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1):25-27.
被引量:22
6
薛建辉,费颖新.
间作杉木对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4):71-73.
被引量:23
7
王茹芳,卢思慧,曹金锋,高广居.
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2007(1):25-27.
被引量:7
8
赵秉强,李凤超,王成超.
我国间套作持续健康发展之对策[J]
.耕作与栽培,1997,17(1):5-8.
被引量:14
9
刘均霞,陆引罡,远红伟,崔保伟,张振中.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磷素的吸收利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4):288-291.
被引量:24
10
周大荣,宋彦英,王振营,何康来,郑礼,张广义.
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1997,13(2):49-52.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77
1
刘靖文,侯丽薇,杨艳涛.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及国际市场可利用性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4):126-133.
被引量:16
2
雷雲翔,应晓成,沈新平,刘斌,蒋敏.
玉米-大豆间作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灌溉排水学报,2023,42(S01):56-60.
被引量:3
3
华育涛.
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以玉米期货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21(5):182-184.
被引量:1
4
罗艳,赵健,段晓红,郭忠富,连金番,王永宏,张文杰.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初报[J]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12):1-3.
被引量:25
5
张红,刘芳,何忠伟.
基于Nerlove模型的中国猪肉供给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21,21(6):137-141.
被引量:2
6
封亮,黄国勤,杨文亭,黄天宝,唐海鹰,麻巧迎,王淑彬.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7):1127-1137.
被引量:22
7
黄浩然.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研究[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1(9):119-120.
8
王明玥,李轲逸,宋璐炘,陈平,雍太文.
不同减源处理对套作大豆地下根瘤及地上植株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39(5):626-632.
被引量:2
9
罗惠中,蒋小霞,秦代林,左平安,张飞,张黎骅.
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设计与试验[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52(9):66-76.
被引量:1
10
张诗靓,文浩楠,杨艳涛.
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玉米种植调整行为研究——基于优势产区与非优势产区423个农户调查数据对比[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1):180-18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5
1
胡江,钱前.
作物生物育种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基础科学,2022(6):1-8.
被引量:3
2
代希茜,詹和明,赵银月,王铁军.
玉/豆间作模式下幅宽和玉米密度配置优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39-43.
被引量:18
3
吕慧颖,王道文,葛毅强,魏珣,邓向东,杨维才,田志喜.
大豆育种行业创新动态[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3):464-467.
被引量:18
4
汤忠琴,尚静,张磊,陈元凯,常小丽,杜俊波,雍太文,武晓玲,余靚,曾淑华,孔凡磊,张敏,杨文钰.
不同田间配置对套作大豆主要虫害的种群分布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3):297-302.
被引量:14
5
张亚梅.
论玉米虫害及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6):82-82.
被引量:1
6
周欢欢,严雳,王对平,雍太文,龚国淑,尚静,杨文钰,常小丽.
四川省套作玉米茎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5):598-604.
被引量:11
7
宋美儒.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方法技巧[J]
.农民致富之友,2018(22):136-136.
被引量:1
8
时正东.
玉米虫害综合防治要点[J]
.乡村科技,2019,0(34):103-104.
被引量:4
9
赵艳宏,封力源.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21(13):51-51.
被引量:6
10
常玉明,张正坤,赵宇,刘宝权,李启云,陈光.
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21,48(2):332-339.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闫飞燕,叶鹏盛,吴海英,廖树琳,郭昊昱,于晓波,杨辉,孙歆,杜俊波.
高温干旱与病虫草害对川东北带状间套作大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四川农业科技,2023(11):1-3.
被引量:1
2
梁爽,鲁清涛.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河北农机,2023(17):112-114.
被引量:2
3
刘英杰,邢瑞梅.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种子科技,2024,42(3):113-115.
被引量:2
4
岳伟,金珊珊.
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3):124-126.
被引量:1
5
马晓青.
贵州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24,42(6):25-27.
被引量:3
6
陈燕.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家科技,2024(6):19-21.
7
黄红平,徐秋杰.
山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J]
.种子科技,2024,42(15):34-3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梁美恩.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研究[J]
.种子科技,2024,42(6):137-139.
被引量:3
2
兰红梅.
玉米大豆传统间套作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
.微型计算机,2024(3):184-186.
3
曹伟.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大豆和玉米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农业,2024(7):43-45.
4
孙志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控技术研究[J]
.河北农机,2024(7):115-117.
5
李平.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研究[J]
.河北农机,2024(13):103-105.
6
刘召信.
盘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浅析[J]
.南方农业,2024,18(14):66-68.
7
田文玲.
配方施肥技术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8):196-198.
8
李媛,纪晓玲,彭涛,王小林,陈乐,曹宇媛,商志盈,张雄.
谷子大豆间作下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效益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24,52(5):9-17.
1
谷少委,韩善红,刘芹.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对策研究[J]
.江苏农机化,2023(2):39-41.
被引量:4
2
张志峰.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策略分析[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4):35-37.
3
曲亮,陈浩.
湖南省特色油菜品种[J]
.湖南农业,2022(10):13-13.
4
王参,王志强,宋长青.
巴林左旗苍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4):119-121.
被引量:1
5
潘彩芳.
大新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初探[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4):31-34.
6
李燕山,隋启君,蒋伟,杨琼芬,白建明.
鲜食、淀粉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13’[J]
.园艺学报,2022,49(S02):145-146.
7
张婷,李琳,罗焱杰,赵玲,师志刚,程汝宏,张喜瑞,杨伟红,王根平.
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宫米1号的选育及应用[J]
.河北农业,2022(12):73-74.
8
张良,张林,潘海蛟,刘振宁,宋谕,李凯征.
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做法和成效[J]
.农业知识,2023(3):19-20.
被引量:1
9
马元民,陈相浩,刘学,赵振霞.
济南市长清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初探[J]
.中国农技推广,2023,39(2):36-38.
被引量:3
10
阿如罕.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3):115-117.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