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那迦护佛”是表现释迦生平事迹的图像之一,自古印度无佛像时期便存在,题材虽小,却贯穿佛教艺术发展的始终。该图像传入东南亚后,由组合浮雕转变为独立圆雕,并在10世纪后的柬埔寨广泛流行,佛陀被赋予王者身份,成为佛寺中央塔的重要供奉对象。本文提出东南亚早期“那迦护佛”图像主要受到南印度影响,并将该图像在柬埔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其本土化进程,探讨图像身份转变与东南亚神王崇拜思想之间的关联。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8,共13页
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7-8世纪吴哥博雷石雕流派研究”(KYCX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