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异见的辩与知:濠梁之辩再理解

Debate and Knowledge of Different Opinions:The Re-understanding of the HaoLiang(濠梁)Debat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濠梁之辩的再理解,可以贯穿论辩始终的“安知”作为焦点和枢纽,重在分析“安知”的多义性传递的文本意图。这场论辩意在探讨的是如何面对异见的问题,惠庄对此有着不同的选择,惠子用“辩”对待不同的知识系统,庄子则强调他们的共在与共通。文本透过“安知”的多义性在论辩过程中的有意启用,一方面进行劝诫,反思以惠子为代表的战国以来“以辩饰知”的名辩思潮的局限性;一方面提示知识的多样性,乃至世界和事物的多样性的问题,寄希望于谋求知识的共在、共通及对世界和事物的本来属性的尊重和遵循。
作者 苗玥 Miao Yue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北京市教委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57

  • 1张广保.原始道家的道论与心性论[J].中国哲学史,2000(1):82-93. 被引量:6
  • 2郭庆藩.2007年:《庄子集释》(下),中华书局.
  • 3斯宾诺莎.《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6页.
  • 4.《论语》[M].,..
  • 5黑格尔,贺麟等译,1983,《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第233页.
  • 6王叔岷.《庄子校释》.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 7《庄子补正》.第855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 8《四库全书》所收《庄子注》.
  • 9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4页.
  • 10张耀南.知识与文化:张东荪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