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子善于简洁含蓄的譬喻,使受教者通过具体事物理解抽象的“性”与“天道”。孔子譬喻的担保机制既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在于人心的道德直觉能力。孔子的譬喻,代表了中国哲学家言说“性”与“天道”的一种典型方式,蕴含着中国方法,塑造了后世中国人的言说方式与思维模式,养成了传统中国人格。近代文化转型以来,孔子的哲学方法受到批判,一个直接后果表现为中国教育体系言说方式的整体转变。新时代需要培养一种和谐宽容与共赢精神为主的理想人格,西方理性主义与对立思维方法主导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在此背景下,为孔子的譬喻乃至中国方法辩护,是一项基础且有益的工作。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2期40-47,共8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性的知识论研究与新时代理想人格培育”(项目编号:21BKS179)
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网络社交媒体中言语行为失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YB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