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园在现代中国已成为民歌最重要的传承场域,民歌传承工作者亟待清晰认知民歌口语文化和校园书面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基于语言的生发机制,基于现场的行动机制,基于听觉的存在机制。民歌当前的校园传承普遍出现“民歌不民”现象:音高固定化,声音平直;节奏均分化,律动硬直;歌词书面化,语言正直;歌唱普通化,口劲松直;表演虚空化,身段陋直;作品固定化,表现僵直。在当前电子文化时代,校园民歌传承需以书面文化的批判精神来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利用电子音像技术为口语文化带来的机遇,从民歌的口语文化出发并最终呈现为口语文化的民歌。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金
2021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民族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课题“海南自贸港视野下的黎歌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D21-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