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达国家实施的各种限制性公共卫生措施和刺激性财政货币政策,导致消费需求发生了由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制造业产品需求的迅速增加以及该行业中间产品投入对全球供应链的严重依赖,改变了制造业的现行生产结构。这种由消费者需求冲击和生产者供给冲击因素造成的供求失衡,由于行业之间投入产出的国际联结而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由此导致的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对通货膨胀形成了向上的压力。通货膨胀具有的这种全球性质以及它的决定因素主要来源于供给而非需求,一方面表明这些全球性的因素已超出了单一国家央行的控制范围;另一方面也表明,以需求管理为特征的国内货币政策措施,在缓解来自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时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国家的央行都以消费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变量。但在全球供应链条件下,随着跨境部分生产阶段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全球产品生产过程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中间投入产品被纳入国内生产价格指数的产品构成,导致只包含最终消费产品的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变化之间的相关程度显著降低。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随着供应链重要性的增加,仅以消费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目标变量的泰勒规则已经不是一种最优的政策选择,直接使用生产价格指数,能够使央行的货币政策达到更好的效果。
出处
《国际金融》
2022年第12期54-63,共10页
International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