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元空间视角下电视文化节目的集体记忆建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热播的电视文化节目突破单向讲解的枯燥模式,转向戏剧性、仪式性的展演,在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合成的三元空间形态中,完成传受双方在情感和记忆层面的同频共振。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辩证法能够准确阐释文化节目建构的空间形态,空间实践革新舞台场景和仪式象征物,为空间表征对记忆的追根溯源、参与共享、价值转译提供前提条件,两者又与表征空间的情感共鸣、文化传承保持着辩证综合的关系。
作者 张志颖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Youth Journalis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5

  • 1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4,26(6):33-35. 被引量:33
  • 2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54-56. 被引量:183
  • 3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J].读书,2006(8):121-130. 被引量:56
  • 4[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 5[1]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 UK:Blackwell Ltd,1991.
  • 6[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1.
  • 7[4]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王志弘,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3-64.
  • 8[6]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M].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London:Allison & Busby Ltd,1976:21.
  • 9[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1页/第87-88页/第88页/第155页.
  • 10[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页.

共引文献7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