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例谈比较思维在地理解题中的运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区域是一切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载体,对区域的分析和评价是具有相对性的[1]。如果没有参照对象,要素的属性就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因而,对某区域或某区域内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时,需要通过与参照对象的比较,来凸显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定性区域要素的属性。可见,比较思维在地理区域的分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2-3]。
出处 《地理教育》 2023年第S01期124-126,共3页 Education Of Geography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SJZDI080) 盐城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2021—Z—01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

  • 1吴文侃.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 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3刘元亮,姚慧华,寇世琪,曾晓萱,曹南燕,高答声.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 4倪多多,季凤军.比较法的游戏式地理复习教学[J].地理教学,2014(1):35-3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