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六省一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在大运河形成过程中,其沿线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包括大运河沿线城市规划建设遗存、大运河沿线村镇的聚落建筑遗存、大运河沿线水利工程的水工遗迹以及大运河沿线历代留存下来的各种文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运河文化带以大运河为载体,将大运河沿线的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四省的城市和乡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带,组成了一条独特的文化长廊,其沿线文物资源众多、类型丰富、价值重大。大运河文化带作为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开发文化带,持续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发展。文物保护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加强文物保护,才能推动运河沿线地区全面发展。因此,文章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展开研究。
作者
周盼
赵勇
Zhou Pan;Zhao Yong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8期26-28,共3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