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两类唯识观的并行——依梵汉文本细读《辩中边论》的“二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往的研究者们围绕《辩中边论》中唯识观与三性说的类型产生了很多争论,但他们普遍忽视了本论中“所取”“能取”两个术语在用法上的多样性。本文基于梵、藏、汉文本的对比研究,揭示出本论中“所取”“能取”存在三种不同用法这一事实,“二取”的三种用法皆可依据无相唯识观进行解读,但第三种用法同时呈现出有相唯识观的意趣。由于这三种用法皆不是孤例,且在第一品中就已经全部出现,因此认为本论成书于不同时期的观点并不成立。在本论中,两种唯识观意趣的差别在于分别侧重显现门、分别门来说明唯识观,并不矛盾。在澄清了“二取”的三种用法的基础上,本论中三性说的含义始终保持一致。
作者 李光起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5,共8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译唯识学经典中的如来藏思想研究”(2020C006)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摄大乘论释》释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之一,大正藏三十一册,第156页.
  • 2《十八空性论》,大正藏三十一册.
  • 3《蔓无性论》,大正藏三十一册.
  • 4《决定藏论》卷上心地品第一之一,大正藏三十册,第1020页.
  • 5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一释依止胜相中众名章第三,大正藏三十一册,第156-157页.
  • 6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释智差别胜相第十之三,第266页;第266页.
  • 7《佛性论》卷二显体分第三中如来藏品第三,大正藏三十一册,第795页.
  • 8智周著.《成唯识论演秘》卷三(本),大正藏四十三册,第863页.
  • 9《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大正藏三十册,第589页.
  • 10梅光羲.《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8册,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第95页.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