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速社会中慢综艺的情感叙事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加速社会背景下,《向往的生活》《奇遇人生》与《忘不了餐厅》等慢综艺通过情感叙事展现了空间、物界、行动、时间与自我的异化,实现了对加速社会的抵抗。以治愈心灵、情感疗愈为主打的慢综艺注重“当下”的情感体验,而不追求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刺激感官、传递信息的效果。慢综艺通过贯彻“慢”生活的理念,引导且满足了受众对于放慢生活节奏,享受“当下”的精神需求。
作者
潘悦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Radio & TV Journal
关键词
慢综艺
加速社会
情感叙事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史安斌,童桐.
快生活时代的慢传播:概念脉络与实践路径[J]
.青年记者,2021(1):96-99.
被引量:23
2
连水兴,邓丹.
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6):37-42.
被引量:54
3
尚杰.
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3):18-24.
被引量:10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卞冬磊,张稀颖.
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1):32-44.
被引量:134
2
伍麟.
社会焦虑的时间视角[J]
.哲学动态,2013(5):80-85.
被引量:17
3
翟志远.
媒介时间的文化偏向与社会反思[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21(1):12-16.
被引量:8
4
孙信茹.
传媒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和时间建构[J]
.当代传播,2015(4):34-37.
被引量:24
5
王润.
作为现代性的媒介与时间:论媒介时间的三重面向与人的全面发展[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6):2-7.
被引量:13
6
张梦晗.
重塑惯例:媒介化时间对新媒体社会的建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1):8-14.
被引量:8
7
孙亮.
资本逻辑视域中的“速度”概念——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考察[J]
.哲学动态,2016(12):16-22.
被引量:40
8
郑作彧.
时间形式的时候化:社会时间形式的改变及其当代现状[J]
.学习与探索,2018(1):21-36.
被引量:34
9
白红义.
因时而作:新闻时间性的再考察[J]
.国际新闻界,2018,40(6):46-67.
被引量:38
10
王行坤.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时间政治——评瓦克曼《时间紧迫》[J]
.中国图书评论,2018,41(8):94-10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80
1
李耘耕,孟筱筱.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流动、健康码及“治理型隐私”的实践逻辑[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40-61.
2
袁博,梁雅明.
东方的异托邦——中国传统园林叙事的幻境营造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22):115-117.
3
刘利娟,贺昌盛.
《周易》“易位空间”观念在宋代山水画中的呈现[J]
.艺术生活,2023(6):14-19.
4
李晴晴.
凝视中的自习:学习直播间的学习文化实践[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1):94-169.
5
曾仪,冯卓文.
生活在媒介中:基于技术软件的自我“支配”时间实践[J]
.新媒体研究,2023,9(6):89-94.
6
陈拓,李立杰,霍涤非,王珏.
社会加速下“逆社会时钟”豆瓣群组的认同困境与社会比较[J]
.新媒体研究,2023,9(2):77-83.
被引量:3
7
聂文轩,李升.
城市异质空间与青春消费[J]
.青年研究,2021(2):41-50.
被引量:1
8
徐静.
数字时代媒介对地方语言的影响:广州年轻一代的粤语使用与认同[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4-25.
被引量:2
9
邱月.
“慢力量”:“云监工”慢直播的媒介价值[J]
.华夏文化论坛,2022(1):229-234.
被引量:3
10
姜飞,彭锦.
文化物理学视域下的中国抗疫故事国际视觉传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09-11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4
1
冀星.
影视艺术受众的接受分析[J]
.当代电视,2006(1):72-74.
被引量:4
2
郑向荣,张艺凡.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的五个“意识”[J]
.中国电视,2017(9):34-38.
被引量:6
3
刘超,李一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价值内核与构建原则[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7(10):44-47.
被引量:7
4
蔡骐,崔云珊.
透视加速社会中的慢综艺[J]
.中国电视,2020(8):52-55.
被引量:9
5
史安斌,童桐.
快生活时代的慢传播:概念脉络与实践路径[J]
.青年记者,2021(1):96-99.
被引量:23
6
苏丹.
慢综艺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探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1):130-131.
被引量:3
7
王曙光.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方法论精髓与历史智慧[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122-135.
被引量:4
8
陈祥谦,张煌.
“治愈系”慢综艺之治愈情境的营造及其启示——以《朋友请听好》为例[J]
.声屏世界,2023(4):65-68.
被引量:2
9
周轩,卢思冰.
“慢综艺”的美学表达与价值导向[J]
.中国电视,2023(5):66-70.
被引量:4
10
张守伟,郑晨芒.
慢综艺节目形态的创新传播--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
.今传媒,2023,31(8):93-9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邱璇慧,王燕子.
从编码解码理论看慢综艺节目的创作及受众的再创作[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0):160-164.
2
张光耀.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慢综艺的价值塑造与传播[J]
.视听,2024(3):14-17.
被引量:2
3
左蕴秋,庄熙媛,郭婧,季静.
我国慢综艺节目价值研究及其困境分析[J]
.艺术科技,2024,37(8):150-153.
4
李涵越.
慢综艺节目《快乐的大人》的创新策略研究[J]
.声屏世界,2024(7):76-7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魏梦园.
基于传播仪式观的慢综艺传播分析--以《朋友请听好》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3):105-108.
2
张迁.
慢综艺的时代价值与创作策略[J]
.记者摇篮,2025(1):105-107.
1
刘玲麟.
新主流电影的情感叙事与价值认同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5):80-82.
2
广祖明.
慢下来方能走得快[J]
.半月选读,2022(20):54-55.
3
苟凯东,郭方舟.
网络直播中的话语认知与符号建构——基于带货主播的话语特征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266-276.
被引量:4
4
刘海海,梁湘梓.
新时代纪实访谈节目的叙事创新路径——以《这十年·追光者》为例[J]
.视听,2023(4):77-80.
5
章同平.
在新课程下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1(9):60-62.
6
程粮君.
“快媒介”下的“慢生活”:智媒时代数字书房的媒介化实践[J]
.中国编辑,2023(3):91-96.
被引量:1
7
肖建国.
区博士[J]
.微型小说选刊,2022(19):36-38.
8
李仙正.
村上村树(外一篇)[J]
.绿叶,2023(1):34-37.
9
郝儒杰,李姗姗.
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特征与表达创新——评《我和我的父辈》[J]
.四川戏剧,2023(2):115-119.
被引量:1
10
杨黎明.
攀登中,为生命留白[J]
.半月选读,2022(20):48-49.
视听
202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