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脓毒症(sepsis)是指宿主对感染的失控反应,使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危及生命[1-2]。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由感染引起的循环衰竭和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的脓毒症的亚型,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所致[3]。其病死率约为20%~63%,每年相关治疗费用极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1微循环监测的意义1994年LAMC应用活体显微镜在体内观察血压稳定的脓毒症大鼠微循环,首次提出脓毒症早期有微循环变化[4];1999年,正交偏振光谱成像技术(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 imaging,OPS)进入临床应用,证实舌下微循环与内脏微循环基本一致,使国内外学者对脓毒症早期微循环变化的存在达成了一致意见[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及其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早期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根本措施[6-7]。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569,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1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