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6世纪中胡登洲(1522-1597)创建经堂教育,中国穆斯林学者在接受儒家教育的同时,或师从来华旅行的中亚苏非学者,或自行寻觅、精研波斯文1作品,从而逐渐具备了用中文阐释和讲解伊斯兰义理的能力。至17世纪,这些穆斯林学者已创作出大量伊斯兰汉文译著,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著作种类——“汉克塔布”2。
出处
《中国穆斯林》
2023年第2期31-39,共9页
China Musli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批准号:19ZDA28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一般委托项目(21@WTA0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