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探讨框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玉米间套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间套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大豆和玉米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以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的现象逐渐增加,尤其是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日渐成为我国主要种植模式之一。本文在阐述大豆一玉米间套作优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豆-玉米间套作的主要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并提出了大豆-玉米间套作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
齐欢
机构地区
单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河北农机》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大豆一玉米
间套作模式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城佰.
大豆—玉米间套作主要模式及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4):26-28.
被引量:1
2
李闻珠,宁孝勇,谭小龙,张晓,王伟,罗清国,彭超攀,奚弟松,邓智文,周督雄.
达州市低海拔区域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下大豆适宜播期探索[J]
.大豆科技,2022(4):28-33.
被引量:2
3
南璐,郑璐,周珊,刘康懿,罗彩虹.
商洛大豆-玉米间套作主要模式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5):9-11.
被引量:9
4
钱光宪,兰云.
玉米、大豆、大蒜苗间套作高产高效模式种植技术初探[J]
.种子科技,2022,40(4):28-30.
被引量:1
5
杜青,陈平,刘姗姗,罗凯,郑本川,杨欢,何舜,杨文钰,雍太文.
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对大豆花形态建成进程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3):2746-2758.
被引量:9
6
汤复跃,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陈渊.
缓释N肥对一年三熟“玉米—大豆”间套作体系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影响[J]
.大豆科学,2020,39(5):734-741.
被引量:6
7
罗华,王杰,宋勇,欧小球,赵志坚,唐玲玲,罗琳.
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
.作物研究,2020,34(5):502-506.
被引量:27
8
无.
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技术[J]
.湖南农业,2020(10):29-2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7
1
周涛,徐开未,王科,黄蔚,张朝春,陈远学.
麦-豆和麦/玉/豆体系中大豆的磷肥增产增效作用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336-345.
被引量:11
2
房增国,左元梅,李隆,张福锁.
玉米—花生混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及固氮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86-390.
被引量:29
3
肖焱波,李隆,张福锁.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965-973.
被引量:130
4
逢焕成,陈阜,张明亮.
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光效应特征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5,15(4):4-7.
被引量:24
5
蒋佩兰,刘隆旺,章志英,朱杏芬.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田玉米害虫及其天敌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1):25-27.
被引量:22
6
胡惠蓉,刘亚红,胡晓龙,包满珠.
两种光周期下矮牵牛‘幻想粉红’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5,32(4):719-721.
被引量:19
7
李晓梅,吴存祥,马启彬,张胜,李春林,张新英,韩天富.
大豆品种自贡冬豆花芽分化及开花逆转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英文)[J]
.作物学报,2005,31(11):1437-1442.
被引量:11
8
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崔彩,张永平,刘克礼.
青贮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J]
.作物学报,2006,32(3):363-368.
被引量:30
9
薛建辉,费颖新.
间作杉木对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4):71-73.
被引量:23
10
王茹芳,卢思慧,曹金锋,高广居.
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2007(1):25-2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3
1
雷雲翔,应晓成,沈新平,刘斌,蒋敏.
玉米-大豆间作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灌溉排水学报,2023,42(S01):56-60.
被引量:1
2
罗艳,赵健,段晓红,郭忠富,连金番,王永宏,张文杰.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初报[J]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12):1-3.
被引量:25
3
封亮,黄国勤,杨文亭,黄天宝,唐海鹰,麻巧迎,王淑彬.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7):1127-1137.
被引量:20
4
王明玥,李轲逸,宋璐炘,陈平,雍太文.
不同减源处理对套作大豆地下根瘤及地上植株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39(5):626-632.
被引量:1
5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
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J]
.大豆科学,2022,41(1):58-64.
被引量:5
6
吴艳芬,刘秋鸣,刘卫欢,蒙爱萍,陈振翔,刘灵.
AMF与根瘤菌对间作大豆光合与呼吸代谢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2):231-241.
被引量:5
7
李鑫,王剑,李亚兵,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熊世武,李存东,李小飞.
不同间套作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2,48(8):2041-2052.
被引量:14
8
李峰,周学超,娜日娜,贺磊,王晓磊,丁素荣.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带动高营子村乡村振兴[J]
.大豆科技,2022(3):30-33.
被引量:10
9
肖特,崔阔澍,黄文娟,杨文钰,张文博.
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2,30(7):1801-1810.
被引量:5
10
朱爱英,黄开.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意见[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12):78-80.
被引量:9
1
刘志莲,李翠,杨雪梅,项岩所保.
鸡腿菇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园艺,2023,46(9):8-9.
被引量:1
2
程世红.
山东利津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0-30.
3
赵文全.
舒城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
.农机科技推广,2023(4):39-40.
被引量:1
4
张立民.
辽西地区设施温室蔬菜栽培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应对[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12):98-99.
5
檀舒霞,赵桃弟,杨豪,宁可君,刘丽,何庆元,黄守程,舒英杰.
遮阴对10个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和硝态氮代谢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23,35(4):729-735.
6
刘燕.
云南富源县中安街道魔芋高产优质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4):73-74.
7
张静,陶建平.
分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10):180-182.
8
刘小丹.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5):218-220.
9
卓思捷.
三峡库区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产量的空间关系实证与分析[J]
.河北农机,2023(6):166-168.
10
叶正荣,严泽,杨玉婷,巴宗,次仁措姆.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昌都市青稞产业发展[J]
.农经,2022(10):73-75.
河北农机
202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